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案例分析的目标:从故事到知识”--北京大学张静教授做客狮子山社会学讲坛

来源: 时间:2017-06-22 点击数:

6月16日下午15:00,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静教授做客我院狮子山社会学讲坛,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案例分析的目标:从故事到知识”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活动在人文楼M612举办,由必赢76net线路副院长田北海教授主持,吸引了我校众多师生和其他高校学生的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在讲座中,张静教授首先提出案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系统的标准,从而导致了案例研究的水准参差不齐,成果很难显示价值并发挥影响效力,而导致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案例研究的目标不明确。她在讲座中还对当前研究者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争议进行了澄清。

张静教授将案例分为新闻型案例和研究型案例,并介绍了两种案例在写作目标和阐述逻辑上的差别,她还进一步解释了“何为知识”以及“知识”的作用。张静教授还将案例研究分为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两类,前者是为了解决问题,后者是为了解答问题,两者的研究用途、研究者角色和研究目标不同。张静教授认为学术研究是对客观事实进行因果要素分析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做一般化提升,因而学术研究需要一定的抽象能力。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学术目的决定了提问的指向和层级。

张静教授指出,案例分析的材料是新经验事实,案例作为寻求一般性论断的论据,使来自具体场景的问题具有全局意义,其目标不是挖掘一个具体的行为、活动和事件,而是隐藏在背后的、具有因果意义的行为范型,挖出系统知识。案例分析需要有深厚的写作功底,要区分事实本身和对事实的看法。她认为,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本身并不存在优劣和根本对立,而是由问题目的决定选择哪种方法。

最后,张静教授指出案例研究的优势在于寻找未知的因素关系,探索理论关系或机制,并探索特殊作用的影响要素,能够说明关键的转折点和动力。在讲座中,张静教授多次用A.Walder(2006)和Lily L.Tasi(2007)的研究进行讲解。在讲座最后,现场的学生积极提问,张静教授逐一详细地进行了解答。

嘉宾简介:

张静,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社会转型与变迁。其主要作品有《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法团主义》、《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Copyright © 2011-2025  必赢76net线路(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