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做客“狮子山国学讲坛”

来源: 时间:2020-04-25 点击数:

(通讯员 王辛喆)424日上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兆鹏做客“狮子山国学讲坛”空中学术讲座,带来了题为“数字人文时代古典文学研究的可视化与智能化”的学术报告。五十多位师生在线上共同领略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资讯。本次讲座由必赢76net线路国学部主任金艳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王兆鹏教授解答了大家关于什么是数字人文的疑惑。他指出,数字人文作为近些年新兴的研究领域还没有较为明确的界定。在博采众家观点之后,他给出了自己对此的定义:数字人文是以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为研究主体,以数据为基础、平台为支撑,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人文科学的一门学科。此定义强调了数据、平台和团队是数字人文研究的三大要素。

王教授紧接着剖析了国内外数字人文发展的脉络。他指出,2009年在国内数字人文发展史上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可视为“元年”。不过,在此之前,其实已有一些数字人文的实践。相较而言,国外在此方面的起步要早,研究也相对成熟。即便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数位人文研究,也略领先于大陆。不过,目前国内的数字人文研究发展迅速,成绩喜人,涌现了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平台”、“学术地图发布平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成果。

然后,王教授重点结合了自己的研究实践,以其国家重大项目成果“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例,将数字人文时代古典文学的可视化研究向大家作了详细的解读。他指出,一直以来,古典文学研究普遍存在时空分离的难题,时间与空间问题往往难以兼顾。数字人文的可视化探索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出路。一张地图上,诗人们一生的行走足迹、交游脉络和诗歌创作的地域、时代风貌全都被一一呈现出来,古典文学研究真正实现了“看得见”的跨越。对于可视化地图为古典文学研究带来的便利,王教授认为这让研究实现了从选择性分析到整体性还原的跨越式发展,也使文学时空的认知角度和方法从一维转向多维。他利用文学地图所构建的时空,尽力还原写作现场,让听众很直观地领略了数字人文的魅力:“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究竟描绘了怎样的地理奇观,以及借此表现出了何种情感基调;“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蓝关是何等陡险难行,即便如此,唐代还有相当一部分诗人取道于此,写下了众多的篇什;“网红诗人”孟浩然如何以一己之力带动了襄阳文化的繁荣。王教授的讲解,不仅加深了大家对传统文学文化的认识,还激发了好奇心与兴趣,以前从未感受到文学还是这般的鲜活生动。

此外,关于古典文学的智能化实验,王兆鹏教授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他强调文献的数据化不同于数字化,数据化是将原始文本按一定规则转化成关系型结构化数据,数据之间可以任意重组关联,形成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在数据化的基础上,利用分类重组、统计分析等功能,古典文学的研究就实现了智能化。

讲座内容完毕后,主持人金艳老师从研究理念、研究意义及研究成果三个方面来总结了王教授数字人文研究实践所带来的启发,同时归纳出了对此次讲座体会最深的三点:实践探索、现场意识及整体关怀。

讲座最后,王兆鹏教授与线上的师生们进行了讨论互动。他分享了自己从事数字人文研究的缘由和经验,并叮嘱师生们:“当今时代,我们做人文研究也许不一定要懂技术,但一定要懂技术能帮我们做什么,很多时候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技术做不到。”


审核人:陈朝鲜


Copyright © 2011-2025  必赢76net线路(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

Baidu
sogou